立平 - 中文

《巡礼》我们在教授中华文化的时候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09/09/16
赵老师-MD-美中洛城:
请问没有周公的周礼,孔子的儒家学说从何而来?没有三皇五帝何来皇帝?我只是在思考我们在教授文化的时候是不是漏掉了什么?
古老师-NY-华夏长岛:
在孔子学琴中,孔子用三推学新曲来体会周公的胸怀,这就是周公对于孔子的思想的影响,而我们的学生直接这么教,他们能够接受的不多。
在孔子学琴中已经表达了这样的思路。
赵老师-MD-美中洛城:
告诉学生周朝是国家制度的创新者,分封制、井田制、礼乐制影响了中国三千年。学生会不理解吗?
古老师-NY-华夏长岛:
三皇五帝在中国神话故事中都有介绍,考虑到我们学生的接受能力,我觉得教材本身是在用浅显的话语,说一个个史实,讲一条条脉络。但是我们的对象毕竟还是美国生长的,碰到您这样的老师是学生们的福气了,您尽管可以按照学生的接受程度来讲,对于普通的学生就学懂教材内容。
赵老师-MD-美中洛城:
课文里有盘古、女娲、伏羲、炎帝、黄帝、尧舜禹。颛顼、帝喾、燧人氏呢?
古老师-NY-华夏长岛:
我教最高年级也有七、八年了,学生们对故事的感兴趣程度要高很多。而且在这些故事当中,我们可以讲它们的文化含义,中国人原始的宗教观、审美观、价值观、世界观等等,知识在于教师的传授,对不对?太过理论的,还有中国的历史、考古界尚未定论的我们不说太多,因为还有很多的东西,我们知道的并不多。
赵老师-MD-美中洛城:
对不起,我比较认真。作为老师我希望教给孩子们严谨的知识。我想这里所有的老师都是怀着对文化的热爱来教学的,我先当个砖头希望能引来你们的珠玉。我想马老师也会欢迎我们的各种问题吧。我在当妈妈的过程中唔到一个道理。就是我们大人喜欢意断孩子的接受能力。其实对孩子们来说,4岁背鹅、鹅、鹅,和背《诗经》是一样的。只是大人不知道怎么给4岁的孩子解释诗经而已。
古老师-NY-华夏长岛:
正是,对一个4岁的孩子,她的系统理论知识都没有建立如果跟她解释诗经。您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赵老师-MD-洛城:
茶文化的课程我是做茶席的。丝绸之路我做香道。今年暑假回去买了马尾绣(中国最古老的刺绣工艺)还有唐三彩。
马立平老师:
@赵老师 MD 美中洛城 赵老师,前几天,你问曾及《巡礼》教学时如何定义文化的形成,和其它几个早期农耕文明消亡的原因,及殷商、周、秦、汉等朝代的教学。在此简单说一下《巡礼》的整体构思。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在二十几周的课文里无论怎么介绍都会是挂一漏万。所以,我采取用张岱年先生总结中华文化精神的十六个字为主线,草蛇灰线,穿起和学生认知兴趣有关的八个主题二十五篇课文。在《巡礼》第一页《写给教师》中,对此有比较详细的说明。另外,在《巡礼》之前的《之窗》里的《千古一帝秦始皇》一课里,交代了分封制向郡县制的转变的意义,点到为止,没有展开。
魏老师-VA-希望:
同意马老师意见,我本人对巡礼的编辑非常赞赏:深入浅出,积极正面,既丰富,又精炼,老师可根据学生时间和程度收放自如。对学生是一本很好的中国文化入门教本,即使我读起来也是津津有味。

我们大学同学群最近讨论触及中国文化的变迁和诟病,我想这些问题和沉面上的思考,应留给孩子们的今后,特别是那些对社会学人文学感兴趣的学生,而不是现在一股脑儿都抛出去。

这只是我的一点拙见。
赵老师-MD-洛城:
谢谢马老师耐心的解答,我没有教过《之窗》,所以对上一部教材不熟悉。不过还是要借着这个平台表达我诚挚的敬意,感谢您的这套教材让无数海外华人受益。授课其实就是育人,我尽量要求自己严谨,不会因为孩子们对文化背景认知的匮乏就给予模糊不清的感念。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有许多问题要向您请教,谢谢您为中华文化传播做出的所有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