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平 - 中文

《不换就不换吧》历史背景复杂,学生们不容易理解,应该怎么教?


10/19/2015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请教:七年级《不换就不换吧》那课,即便简介了当时的历史背景,学生就是对为什么安陵国不愿意换以及强大的秦王要向唐雎妥协不理解。在想是否把美国的西化运动与土著印第安人冲突拿来做比较会加深理解呢?不知道其他老师怎么处理的?谢谢。
慧英-MA-步步高: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我也正在教这一课。我觉得这样比较起来不叫复杂,好像可比性不太多。因为这两者是完全不一样历史背景,讲清楚不容易。而且美国的印第安人的问题特别容易引起争论,老师对这方面可能不如学生熟悉,如果把话题引到这上面,如果学生用大段的英语来争论的话,就会偏离主题。我在课堂上给学生补充了古文:唐雎不辱使命。中文程度好的同学可以读下来,因为有了我们的课文做铺垫,所以大部分的学生也基本上能理解。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慧英-MA-步步高 谢谢回复!我有展示原文古文但没让学生具体读。就是觉得即使读懂原文也未必能解决学生的疑问。跨文化比较我一般也不轻易做,不过觉得会帮助学生联通各学科,通过学中文也拓宽视野
张丹: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我倾向于@慧英-MA-步步高 的看法。不过,还是要看老师自己的本事了!如果老师把握得住,学生有这个能力,伺机开发一下主题外围的知识不是不可以,我经常这样做(口头讲解、引申),但要看老师自己对学生程度的了解和对讨论局面的控制和引导经验。弄不好会离题,该学的内容完不成,那些对时事政治特别敏感的孩子会纠结不放(我也有经验教训)
张晓毅-MA-文诚: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 我在教《不换就不换吧》这课时会引申到现在国与国之间,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来解释,把发生在身边的事展开来讲学生就不难理解了。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张晓毅-MA-文诚 家庭与家庭之间的关系听起来比较容易搭桥。我课上想举点当前时事例子,即兴想到钓鱼岛,结果学生个个摇头不知道……
张晓毅-MA-文诚:
有争端的问题还是免提为好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张丹-MD-教育中心 谢谢提醒。这个确实很不好把握,所以没有精心设计和多手准备不敢拓太宽。
马立平: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谢谢你提出的学生对《不换就不换吧》(唐雎不辱使命)一文容易产生的不理解。学生对课文意义的不理解,可能由好些原因导致。主要的有:一,背景不明确,比如学生不理解安陵王为什么不换,就是一例。当时秦国雄心勃勃,想吞并其他诸侯国实现统一,而且已经接连灭掉了几个强国,所以要让安陵离开原来五十里的国土,迁到秦王安排的秦国所谓五百里的土地上,显然是一个骗局,是要不费兵卒地占领安陵的土地。把形势讲清楚,让学生自己认识到这明显是一个骗局,他们就容易理解安陵君为什么不愿意“换”了。
傅丽丽-MD-启明星:
@马立平-CA-HCC 好奇问一下,这些历史背景连我们都未必能搞那么清楚,对于ABC来说,是否选一些现代内容的课文更符合一分钱掰成两半花的指导思想?
游毅敏-NJ-华夏:
马立平教材最大的特点是贯穿其中的中国历史和文化,那也是我们选择这套教材的主要原因。不管“钱掰成几瓣花”,都得去买值得学的中国历史和文化。特别是对ABC,多了解中国历史文化,才能了解自己的民族,使他们能在这个世界上“泰而不骄”。
刘薏娟 –VA-美中:
我常想我小时候有这样内容的语文课本就好了。
在我孩子的英语学校,英文和历史课是合为一体来学的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马立平-CA-HCC 谢谢马老师的指点。我备课时本来想找个地图指出战国末期秦国、安陵、拿来换的五百里地的地理位置让学生一目了然,结果硬是没找到。顺便问下,老师当时选编这篇文章的主要意图是什么?了解战国末期的历史文化?学习文章的情节设计、人物及对话描写?谢谢
马立平:
@莫晓灵-PA-匹兹堡中文学校 《不换就不换吧》所在的七年级第一学期,是作文教学“写一件事”的阶段,所选课文,是四篇短小而扣人心弦的故事。这是该文入选的第一个原因。战国末期的历史文化绝不是重点,老师更不需要去找地图。另外,“唐雎不辱使命”这篇散文流传到今天,是因为它所承载的意义,弱小的正义方如何面对强大的非正义方?既是中国文化的,也是跨文化的,这就是我上午来不及回答你的第二个问题,为什么唐雎震慑住了秦王?他凭什么雎震慑住了秦王?如果通过故事让学生来感受到了这一点,或者至少去想一想,那么这个历史故事其实也是很有现实意义的。

你可以到网上看看“唐雎不辱使命”的教参,国内在中学里教该文的文言文。当然,文言文读起来更是荡气回肠,可惜我们这里的孩子学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