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平 - 中文

Teacher Profile

吕钰凡

(Yufan Lu)

Verified Teacher

School / Location: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斯坦福中文学校) Palo Alto, CA

Contact Info:


Bio

Teaching Experience

Grade taught Years of experience Currently teaching MLP Verified
七年级 4 yes
中华文化之窗 3 yes yes
九年级 1 yes
五年级 3 yes
中华文化巡礼 4 yes yes
六年级 4 yes

Posts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5:30
    单词学习方法,我会用小吸铁石将所有的单词按次序放在白板上(能吸住),然后请同学们大声念,同学们会的单词就转到另一块白板上,这样逐渐减少不认识的字,直到为数不多的单词留在原地,强化学习。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5:19
    学生朗读马老师部分(第五)和(最后)。小组讨论定下主题,要求每组一位代表发言,初步决定故事类型(侦探、幻想、童话、历险等),故事的五个W, 即故事角色(who),时间(when), 地点(where), 什么(what) 和为什么 (why)。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4:49
    合作小小说,是我最喜欢的一课。孩子们的想象能力超强,写出的作文可读性大。
    课文导入:
    1.提问题: 在美国学校,我们怎么做集体project?今天我们中文课也要做一个集体创作的作文;
    2.引入课文,听录音;
    3. 重点划线三个马老师谈作文的部分,即解释长篇小说、中篇小说和短篇小说,和微型小说(根据字数);口试朗读自创小说;最后确定写作类型的四点建议;
    4. 分小组,可以自行选定/或老师事先选定,小组可以通过电话、电子邮件或Facebook等确定分工写作,每个学生必须在小说里注明他写的部分。
    [2]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4:10
    蓝本练习五. 读《父母心》写下你的一.两点感想(要具体,有说法力) 阅读、答题提示:1. 贵妇人贵而不骄,虽然对用女孩换男孩这件事有一点不高兴,但还是同意了。而最后贵妇人留下同情的泪水,还有给钱,都说明贵妇人的善心;2.穷人虽然一开始动心,并且几次换回孩子,说明父母亲真得不舍,可以让学生思考为什么题目是《父母心》?不过在我课上,学生们却有异议,提出父母亲也可以让孩子自己决定,因为这也是改变生活环境的一种方法。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3:53
    学生可能会提这样的问题 “为什么要跳水?”“父亲为什么要用枪打孩子?”“跳到大海里,找不到怎么办?”
    思考:一只喜欢逗人的猴子,一个12岁,正值青春朦胧期的船长儿子,一群长期枯燥生活在海上的勇敢水手,一个爱玩枪,爱儿子,智慧,人缘很好的船长和父亲。
    [1]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3:40
    课文切入:
    1. 提出问题 ,引起学生的兴趣,如“大家坐过游轮吗?请描写一下感受。” 顺便写下跟课文有关的单词: 一艘 轮船 环游世界 航行 大海 风平浪静, 甲板 桅杆 横木 船舱。 第二个问题 “看过跳水吗?请说一下什么是跳水。” 讲明课文标题的《跳水》和体育运动的跳水不同性,但高空跳水动作都具有危险性。
    2. 课文的跳水是怎样的过程呢?留一个悬念吸引学生,跟我一起朗读课文。
    3.读完课文后,我们再学习单词;
    4.课文解释的重点,我放在故事情节发展和人物性格描写上,故事一步步展开,因为猴子和小孩,小孩和水手,孩子和父亲,最后水手和孩子的关系,将故事完美结束。5.语法部分(第36页),我觉得讲得很清楚,可以给一些填空句子,让学生当堂练习一下更好。
    [2]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2:51
    课文切入:寓言是将人们熟悉的动物,用拟人化手法,就是找到动物身上某种跟人的行为举止相通的特性,形象化地表达某种思想、道德观或生活经验,让读者从中得到教育。比方说我们在二年级的第四课《乌鸦和狐狸》里,知道乌鸦爱慕虚荣,经不住狐狸的夸奖,结果让狐狸的诡计得逞。还有第五册课本里的阅读材料。同一个故事,可以写出很多种版本,为什么呢?因为主题(寓意)不同,也就有了不同的寓言故事。

    课程安排:
    1. 请同学们回忆一下《狐狸和乌鸦》的故事;
    2.我让三组孩子,各读一个故事,其他部分我自己朗读。
    3.列出主题,如,狐狸和乌鸦,谁输谁赢?成为好朋友?打击狐狸?等等。
    4.打开黄本作业(第5页),小组讨论,每个同学讲xxx的《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有时间的话,可以让学生简单写下故事主题。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2:12
    未来再版时,建议修改 第27页(13行),车门”“橇”坏了,改为“撬”坏了; 第29页(倒数第六行),“圣涎节”改为“圣诞节”。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2:06
    蓝本练习五,读《汽车旅馆》,写下你的一、二点感想(要具体,有说服力)。 提示:流浪汉,为什么会流浪?“我”是怎样的人?从满脸怒容到花钱洗车,从打包午餐到留条子给流浪汉,从陌生到关心,从个人行为到整个办公室的激动,从期望见面到担心失落。“流浪汉”又是怎样的人?从撬开汽车门,在里面睡觉,弄脏汽车,甚至撒尿这样不堪的行为,到开始留纸条,留玫瑰花,在节日里互赠礼物,最后流浪汉回归社会。最后我要求学生要有自己的感受。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1:45
    我在教《不换就不换吧》,体会最深的是人物的性格描写。通过人物的语言、动作和神态等细节的描写,一个依仗权势,霸道横行、却内心纸老虎的秦王和一位机智勇敢的唐雎在故事里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切入点:
    1.先学词汇,领读就行,因为本课词汇较难,解释词汇时我会强调描写情绪和表达情绪的词汇,如:害怕、不慌不忙、气势汹汹、恼火、发火、结结巴巴(因为本课常用词就是跟情绪相关的一些词)
    2.一起朗读课文,强调朗读时的语感和对话时的情绪表达,如结尾时,秦王的结结巴巴;
    3.最后再讲解历史背景常识,提一下秦王朝统一中国这段历史。
    4. 语法部分,与英语不同的是中文里的量词,可以在上课时将课本(第26页)上的量词,逐个让学生自由发挥,填写在书本里。
    5.常用词部分,领读一遍后,我将学生分成两组,一组给出中文描写情绪的词汇,另一组翻译成英文,也可以先给出英文,再让同学试着说出中文词(常用词汇)。
    [3]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10:38
    《多动脑筋多想像,写出文章不一样》,想象能让我们拥有创造力。上课切入点:问学生有否读过《亨利波特》之类富有想象的故事?问学生是否有过根据漫画进行过写作的经历?(答案应该是肯定的,因为我们上课作文打字练习里就有漫画写作,虽然只用一幅画,但是个很好的例子。)

    教学过程:
    1.分角色朗读《多动脑筋多想像,写出文章不一样》;
    2.让学生仔细观察四幅漫画的特点,如树的变化,季节的变化,小孩和大人的变化;
    3.重复亮亮的这一段(第22页),让学生将这些句子写黄本练习本的表格里(第三页);
    4. 提醒学生作文是故事,不是回答问题,要有主题“怎么反而长矮了?”;
    5.提醒学生注意作文要有想象,故事情节要贯通,有起伏,还要有趣。
    6. 和同学们一起朗读范文《麻雀》,并让学生在我发给同学们的白纸上想象,画画。
    (如第一幅画:一位猎人,肩上扛着猎枪,走在路上,猎狗在前面跑着;
    第二幅:路上的小麻雀,狗张开大嘴,露出锋利的牙齿;
    第三幅画:书中插图;
    第四幅画:猎人牵着狗走开,而狗回望老麻雀和路边小麻雀的不甘样子。)不求学生都能画,只要能有想象涂鸦就行。
    [2]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09:39
    关于语法部分,youtube上有一个小视频,将复杂的中国家庭关系,用漫画的形式呈现,ABC编的,而且是繁体字,有些称呼跟我们现在用语有点不同,我建议可以做一个这样的小视频,让学生对中国的家庭称呼一目了然。现在许多孩子在暑假会回到中国,如果他们有了这些家庭成员的概念,或许会让他们很自豪的。https://www.youtube.com/watch?v=nCFRoILS1jY


    [3]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09:15
    建议:如果马老师再修改第七册,建议将马老师谈作文的第十讲和第十一讲对换一下,就能和第二课的课文十分契合,因为课文《老鼠变老虎》是寓言故事,接下来的写作《寓言故事人人爱,自己动笔改新版》,就非常配合课文的教学内容。而第三课课文《不换就不换吧》更适合于看图说故事部分的写作。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2 08:34
    看图作文,可以充分发挥学生们的想象力,每一个孩子都能根据自己的观察,和自己的生活经历,编出一篇有趣的故事。我的重点要求是:用一句话来概括一张图的大意,也就是英文写作要求列出的outline,可以根据黄本子表格上的问题(第3页),浓缩成一句话。(顺便提一下:美国 College Board AP中文写作分两部分,其中一部分就是用15分钟看图写作文。)
    [1]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1 23:24
    一. 讲课前先作定义:寓言故事是文学作品的一种体裁,常用借喻手法说明某个道理或教训。特点是篇幅短小,情节虚构,语言简练,结构简单,表现力强,具有讽刺和教育意义。主角可以是人,也可以是物。多用比喻,夸张,象征,拟人等手法。

    二. 给学生两个寓言故事,大家熟悉的伊索寓言《狐狸和乌鸦的故事》和中国的寓言故事《狐借虎威》,主角都是动物,《老鼠变老虎》主角是隐士和猫。

    三.本课的教学,我让学生先学词汇,每个同学朗读一行单词和词组,并解释,可用英文;他们不会的词我再解释。最后集体朗诵单词和课文。

    四.课文分析,启发式问题:
    1. 哪国寓言?
    2.故事发生的地点、时间、谁、做什么。
    3. 这个寓言故事提到的动物有老鼠、乌鸦、猫、黄狗、老虎。
    4.从老鼠到老鼠,为什么隐士要把小老鼠变回原样?
    5.这个故事的寓意是什么?

    五. 语法方面的教学,我将男/女同学分成两组,分别派一位代表在白板上写出爸爸(男)/妈妈(女)家庭成员的称呼,并请两组同学用英文解释,帮助他们顺利完成本周蓝本子上语法练习。
    [2]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1 00:25
    关于蓝本练习五的答题提示。我一般要求学生从几个方面考虑:1. 老师方面(爱心,关怀)2.小女孩的家庭(发现生活的美,希望改善自己的生活和环境)3.年轻牧师(宣传和实际帮助)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10-01 00:15
    蓝本作业 四. 翻译时应该注意的词: 守门员(goalie, not door-keeper) 战士(soldier, not fighter) 炊事员 chef (厨师) 五答案一:读《新的蓝衣裳》,写下你的一、二点感想(要具体,有说服力) 我认为老师是一个有爱心的人,她注意到了一个小女孩穿了整整一个冬天的脏衣服,就买了一件蓝色的新衣服,送给了小女孩。因此改变了小女孩一家的生活习惯和环境,也改变了邻居家和整条街的生活环境,最后影响到成千上万个美国城镇。 一个人的爱心和关怀,一点微薄的付出,就可能改变另一个人的人生。当许多灾难过后,人们捐出钱或是其他有用的东西时,人们所表达的爱心和关怀,会为受灾的人们带来重建家园的希望和信心。多一点爱心,我们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美好。 一件小小的事情可能会引发一连串的巨大变化。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9-30 23:54
    本课教学重点:找出范文中情节精彩的部分,分析详写的情节细节和略写的故事背景。难点是范文太多,去除听写和上课电脑打字的时间,感觉讲解范文时有些仓促。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9-30 23:45
    我比较喜欢用马老师谈作文的光盘,自己带上录音机,用五分钟的时间,就可以把马老师谈作文的整篇文章让学生听完。 听光盘时,我会随时走到学生身边检查他们的注意力,方法是让学生指出正在听的句子,学生知道我时刻检查着,所以比较专心。
    [0]
    吕钰凡老师 – Stanford Chinese School 2015-09-30 23:18
    在分析完每一篇作文范文时,我会要求几位学生找出故事里人物的口语句子,让他们大声朗读,并且要求不看书,试着用自己平时说话的方式说出这些句子,目的是体验口语与书面语的不同性。
    [0]
« Previous | Next »